​​纹身是指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出图案或文字,以示吉祥、崇拜。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纹身悄然“出圈”,走入大众视野。或许,在潮流玩家眼中,纹身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信仰,不再简单粗暴地与“社会人”划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大众的语境中,纹身依然是一种非主流的亚文化。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部分成年人所推崇的“纹身自由”背后,是一大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出于寻求刺激或新鲜感、效仿等动机,草率地做出纹身决定,给自己制造刻骨铭心的伤痛,有的甚至因纹身被黑恶势力拉拢,走上不归路。
纹身“出圈”
阳光少年相继“入坑”
2020年9月,初一刚入学,12岁的小寒(化名)便以其185公分的身高优势顺利加入校篮球队。对于长期留守的小寒而言,篮球场是可以肆意挥洒汗水消磨时光的地方,球场上活力四射的学长更像是光一样的存在,所以当他第一眼看到学长们身上关公、鬼武士、日式阿浮屠等纹身时,便为之着迷,认为纹身“酷酷的”、“很吸粉”,并多次央求学长们带他去纹身。
2021年寒假期间,经学长引荐,小寒最终找到了一家愿意给未成年人纹身的纹身店。
“你才多大就纹身,你成年了吗?你不念书啦?你以后想不想当兵啊?”
面对纹身店主一连串的发问,小寒略显慌张地低头摆弄手指。说实话,对于未来,他未曾深思过,只是现下对于纹身极其向往、痴迷和迫切。小寒的稚气和不知所措,被纹身店主尽收眼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纹身店主还是毅然决然地为小寒提供了纹身服务。
2021年1月29日,经过两次漫长的针刺、上色过程,小寒终于如愿在自己的右前臂纹了“般若”图案(日本传说中的一种怨灵类鬼怪),在右上臂纹了“艺伎”图案(一种日本表演艺术职业),纹身面积约600平方厘米,为此支付纹身费700元。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小寒却十分满意,一开学便得意地在球场、班级里炫耀、显摆,同学们的眼神里有羡慕、有不解、也有鄙夷。
没过几天,小寒因纹身被同学举报,学校认为小寒的纹身行为严重影响了校容校貌,及时约谈了小寒及其父母,要求尽快将纹身清除。经学校及父母教育后,小寒方才意识到纹身的危害,懊悔不已。

"走法律途径!"
异化为纹身店的挡箭牌
经多方打听,小寒父母了解到清洗纹身对技术要求高、收费高、见效慢,对一般家庭而言实在是种负担。
那么既然在这家纹身店纹的,能否继续在他家免费清洗呢?
2021年2月10日,小寒在父母的陪同下再次来到纹身店,希望与纹身店友好协商清洗事宜。纹身店主见势不妙,一反常态,没等小寒父母多说几句便屡次驱逐小寒及其父母,拒绝沟通。
“那你告诉我,小孩子到底能不能纹身?”被撵在屋外的小寒母亲愤愤地问道。
“小孩纹身多呢,哪一条法律规定不能给未成年人纹身?”面对小寒母亲的质问,纹身店主却显得十分理直气壮。
“是不是只要孩子给钱,你就给他们纹身?”小寒母亲不甘地追问。
“对,只要给钱,我就纹,怎么的?你要是有意见,就直接走法律途径!”纹身店主也不甘示弱。
小寒父母心里十分清楚,“走法律途径”时间、金钱成本高,还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于文化程度不高且常年在外工作的自己而言,维权难度可想而知。纹身店主口口声声喊着“走法律途径”,不过是把“走法律途径”当成挡箭牌,利用他们“怕麻烦”的心理逼迫他们知难而退,极尽所能推诿逃避纹身店的责任。
无奈之下,小寒父母只能带着小寒四处寻找清洗纹身的地方。当被告知清洗需耗时二年,清洗过程极其疼痛,且仍存在清洗不干净、留疤等风险时,小寒父母愤怒地将自己与纹身店主争执的视频曝光至网络。后该视频被“新浪网”、“紫牛新闻”等网络媒体大量转发,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支持起诉
让检察温度可知可感
在监测到上述涉未舆情后,涟水县检察院立即指派未检检察官提前介入,劝导小寒父母合理维权。
“我们也想起诉的,但我们对相关规定是一窍不通,连纹身店主叫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起诉。我们实在气不过才把视频发网上想让大家来评评理,希望你们检察机关也能帮帮我们……” 面对检察官的来访,小寒一家人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经多次论证后,该院认为在对纹身未成年人认同度和评价度较低的社会大背景下,未成年人尚不能正确认识纹身对其身体及人格利益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其盲目跟风纹身的行为不属于与其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时,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纹身店主基于商业利益擅自为未成年人进行大面积纹身,存在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为准确界定未成年人纹身损害后果及侵权责任等,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该院第四检察部分工负责,一队负责检索相关法律法规、类案判决及学术论文,寻找司法共识,同时走访所涉学校,全面了解师生群体对未成年人纹身的认识和评价。
一队负责根据纹身店名称及经营场地等线索,到市场监管部门调取纹身店的工商信息,查实被告人身份情况,协助小寒父母申请法律援助、递交诉状。

一队负责走访县三级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清洗流程、清洗时长、清洗费用等,基本确定清除小寒右臂纹身需耗时二年,花费至少2万元,且清洗过程中即使做了表皮麻醉,疼痛度仍能达到剧烈疼痛,副作用较多。

3月10日,根据小寒及其父母申请,涟水县检察院决定支持他们向法院提出身体权之诉,要求纹身店主返还纹身费700元,并赔偿纹身清洗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3月22日,该院检察官胡慧慧出庭支持起诉,并要求纹身店主能够遵守行业规范,谨慎对待未成年人纹身。经法庭教育,纹身店主主动赔礼道歉,并当庭返还纹身费700元,一次性给付清洗纹身费及精神抚慰金10000元。



虽然法律尚未明文规定禁止为未成年人纹身,但涟水县检察院立足办案调研,发现纹身现象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较为集中,背后凸显的纹身行业监管漏洞也亟需防治,遂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调研报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借助县委力量推动制定《关于加强纹身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全县纹身行业健康发展,并明文规定禁止从事美体(纹身)服务的市场主体接受未成年人纹身。该意见于2018年10月18日起施行,期间各纹身店均能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禁止为未成年人纹身”的标语。本案中,针对2020年5月开业运营的纹身店违规给12岁的小寒纹身的情况,该院及时介入、支持起诉,督促该纹身店正视自身责任,尽力弥补小寒,对当地纹身市场也形成有力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