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凌晨12时58分,涟水县看守所内,随着该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国海一声“搬迁押解工作开始!”的命令,涟水公安史上首次大规模转移在押人员的“秘密行动”拉开序幕。800余名参战警力按要求到达指定岗位进行押运,引导车、押解车、指挥车、救护车等 30余辆参战车辆前行,秩序井然。经过近5个小时的紧张工作,374名在押嫌疑人全部安全顺利搬迁至位于涟水县陈师镇境内的新看守所。整个搬迁工作零失误,未出现任何差错。
01▶800余名警力投入“战斗”◀
此次是涟水县看守所建所40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沿路情况复杂,在押人员多。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武警淮安支队全程指导,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副总队长林通和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支队长王骏到现场指导搬迁工作。
涟水县公安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看守所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国海任组长。该局多次召开搬迁工作协调会,研究制定了最严密的“搬迁”工作方案,下设调度督察、交通安全、押解、警戒、后勤保障等9个工作组,并将责任落实到领导、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民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万无一失。另外,该局还对参加押解工作的警力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并隔离观察。
02▶374名在押人员分批押解◀
由于需要转移的在押人员较多,为确保安全,此次押解共分两批次13个组。“一号监室人员列队出室”,随着看守所领导的一声令下,首批在押人员187名分别从6个监室内陆续走出来,2名警力上前押解。由于行李包裹已经提前装车,在押人员全部空手戴着手铐依次登车。上车后,在押人员按编号在指定位置坐好。由民警清点人数,逐一核实身份,并逐一检查手铐等约束器具是否完好。
凌晨2点11分,首批187名在押人员全部被押上车。“各组注意警戒,出发!”一声令下,一路警灯闪烁,开道车、押解车、救护车、通信车等车辆按照既定路线有序行进,各个交通路口都有交警提前到达,管制车辆,疏导交通,形成了严密的封锁线。
03▶近5小时在押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经过30多分钟的行驶,整个车队安全驶入新看守所监区大门。此时,早已等候在此的武警特警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对依次进入的押运车、新所门口、监室走廊及监区进行警戒,车辆全部驶入后,监区大门随即被关闭,整个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一号押解车停稳后,押解民警将第一名在押人员押下车,紧接着其他在押人员依次下车,在监管民警的引导下进入指定的监室。
5时28分,第二批在押人员也顺利进入“新家”。整个搬迁押解历时近5个小时。至此,涟水县公安局历史上首次看守所大搬迁顺利结束。尽管天气炎热,又处在深夜,但参战的800余名警力没有一个叫累叫苦的,在结束任务返程的路上,在一张张熟睡的面孔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从警的初心和使命。
新建成的涟水县看守所位于涟水县陈师镇境内,占地53092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设计关押500人,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10月竣工。该看守所的正式启用,有效解决了原看守所用房紧张、设施陈旧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监所安全防范能力,对促进监所规范化建设和提高监所安全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涟水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