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度假一定要出淮安,
淮安的美丽乡村
照样可以让你玩得不亦乐乎。
清江浦区和平镇越闸村

越闸村,位于清江浦区和平镇西南端,自然景观优越。2013年,越闸村发挥当地优势,成立江苏古庄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集休闲娱乐、乡村观光、果蔬采摘、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型生态农业旅游区“古庄牛”,从此走上了富裕路。

现在“古庄牛”共开发草莓园150亩、桃园130亩、葡萄园300亩,品质一流的水果、清新亮丽的田园,每年都吸引大批市民前来采摘观光。特别是水果成熟的季节,村外路边满满当当停满了采摘客的车子,每年到该村的游客总数达十多万人次。
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

龟山村位于洪泽区老子山镇西南,地处淮河入洪泽湖口,因形状像巨龟浮于水面而得名。行走在龟山村,让人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完整保存下来的石路、石桥、石房,不时传来的狗吠,让人感觉生活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御码头、百牛潭、巫支祁井、淮渎庙、淮渎碑、移建安淮寺碑等众多古淮河文化遗迹,让人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洪泽区西顺河镇张福河村


张福河渔文化特色远近闻名,其中罱鱼、渔民花棍、渔鼓舞、龙舟表演历史悠久。每年洪泽湖开捕的时候,村里都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慕名前来观看的游客很多。
金湖县塔集镇高桥村


村内新建民宿12间,是对村民废弃、闲置的房屋进行原汁原味改造而来。民宿内有灶台,游客可以自己做饭。房屋周围有菜园,北边大坝上建钓台垂钓,游客可就地取材。休闲采摘,逛村落、尝美食、赏民俗,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地道的里下河田园风光、荷都风土人情。


目前,社区发展形成了花卉苗木、果品桃梨、特色蔬菜、葡萄酒酿造、水果采摘一条龙的休闲观光业。从草屋土房到高层住宅、现代化社区从“脏乱差”到道路畅通、整洁、干净,现在的乡村,让人向往~
洪泽区高良涧镇临河社区

村庄变成社区、农民变成市民,临河的改变不只是名称的转换,更是角色定位的转换,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区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投资100多万元,配套建设集中居住区的道路、下水道、路灯等,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洪泽区蒋坝镇彭城村

行走在彭城村,安静的村落、葱郁的树木以及白墙黛瓦徽派风格的民居,让人感受到陶渊明笔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风光。

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广场名曰“彭祖广场”。该广场占地2000平方米,建有仿古戏台、仿古回廊、健身广场、公厕等。广场不仅改善了村居环境,也为村民提供了娱乐活动的场所。
金湖县戴楼街道小集村


该村充分尊重农民生活习惯,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还在小集公寓高标准建设了居家养老、文体服务、卫生服务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金湖县塔集镇施尖村


施尖村积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修路桥、换路灯,建金湖县第一家村民文体活动中心,成立金湖县第一家省级标准化卫生室……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涟水县条河村


农业不断转型升级,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淮安区漕运镇平河村


如今,农家乐渔业园以垂钓、休闲为主,特色养殖园以养殖河蟹、龙虾为主,农业种植园以种植芡实、荷藕为主。
金湖县军舍村


清江浦区黄码镇三乐村

扶贫项目,开启了三乐村和村民的富裕之路。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18万元以上;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23.5万元;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三乐村通过安排村民在草鸡场和光伏太阳能两个扶贫项目点工作、为低收入户申请项目资金和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帮助低收入户实现脱贫。
淮安区钦工镇宋集村


在抓好现有林果栽培、林下循环经济、粮食烘干等产业的同时,宋集村还发展1000亩优质稻米生产,实施休闲观光、特色采摘、农家菜品尝等特色服务项目。今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2万元。
淮阴区大福村


干净整洁的道路、阔气漂亮的居民楼、宽敞舒适的文化休闲广场……如今,大福村的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淮阴区头堡村


“买了车,盖了楼房,在城里还有住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的言语间流露着自豪。
洪泽区东双沟镇草泽居委会

近期,位于洪泽区东双沟镇草泽居委会的淮安海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0万只蛋鸡养殖场加快建设。这家养殖场占地面积600亩,建成之后,将成为淮安最大的蛋鸡养殖场,每年可为草泽居委会带来集体收入50多万元。

近年来,草泽居委会积极探索增收渠道,彻底拔掉了经济薄弱村的“穷根子”,蜕变成集体经济年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的“金窝子”。
金湖县黎城街道大兴村


从2007年至今,大兴村采用土地换社保的方式,置换10个自然组的土地近2800亩,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共招引企业14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收入5000万元。其中,规模企业8家,年销售过亿元企业2家。
盱眙县淮河镇沿河村


涟水县黄营镇祝贤村


来源:淮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