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淮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量逐步攀升截至4月7日24时我市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超66万针次累计接种60万人常住人口首针接种率高达12.16%

目前,全市共开启163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提供两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

​
163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中,有147个常规接种点、7个集中接种点、2个依托二级医疗机构设立的接种点、7个流动接种点,共有800多个接种单元、4000多名医护人员提供新冠疫苗接种和保障服务,单日接种能力可达 8.71 万剂,风雨无阻,假日不休,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接种安全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接种需求。

​
目前,我市使用的两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灭活疫苗(Vero)(2针免疫程序)、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3针免疫程序),均适合18岁以上无接种禁忌人群,无需过多考虑接种剂次的问题,根据接种点提供的疫苗品种,放心接种,尽早接种,为筑牢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披露明年,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将达到约50亿剂而在今年底前近7成国人有望陆续进行接种

封多佳介绍,目前国内包括疫苗科研、生产、冷链供应,以及相关设备、材料、装备、工程、信息化服务等疫苗行业相关企业在内,已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我国疫苗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和自主保障能力的大大提升。
​
近日,教育部还印发了通知要求部署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全文如下
👇👇👇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通知要求充分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配合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疫苗接种工作对于维护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将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属地管理,切实履行责任,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合理规划接种节奏和接种进度,分批次稳妥有序组织、指导、协调推进本地本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工作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层层压实责任。
通知要求加大宣传动员。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在依法依规、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的前提下,加大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力度。多形式多渠道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向师生大力宣传疫苗保护个人健康、控制疫情方面的积极作用,宣传接种禁忌症等注意事项的疫苗接种科普知识,传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信息,引导师生消除疑虑,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合理预期,提高疫苗接种知晓率和接种意愿。
通知要求做好服务保障。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做到对本地本校疫苗接种工作“底数清、情况明、信息通”,主动配合做好师生疫苗接种预约。按照临时接种点设置要求,提供学校医务室、体育场馆等固定房屋设置或搭建临时帐篷等设置为临时接种点,为接种单位或医疗机构派出接种人员提供必要的便利。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协作,做好师生心理疏导。
通知要求建立落实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通过印发通知、召开会议或现场调研等方式,指导本地本校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各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协调调度,及时统计本地教育系统疫苗接种进度。
来源:教育部网站、淮安疾控、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