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的几户村民反映,六年前拆迁分配到的安置房至今未能接电到户,生活不便,多次向当地供电局和镇政府申请无果。无奈之下,只能从邻居家中临时拉线用电,存在安全隐患。
多个安置户6年难接正式用电
只因缺少镇村两级提供的证明
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洪涯村的徐先生说,持续六年的临时用电令他们几户村民的生活十分不便,中间电闸就烧坏多次。

​
为此,他们多次到淮高镇的供电所申请接通正式用电,都因为无法提供房屋所有权证而被拒绝。这一说法,得到了供电所工作人员的证实,工作人员表示,农村大多数都没有房产证,所以必须提供镇村两级证明。

​
据洪崖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何先生介绍,2015年,为了建设淮高镇洪涯村工业产业园,原张集乡政府(现淮高镇政府)对产业园所在地块进行征地拆迁。按照合约,被拆迁安置的27户村民需要补缴房屋差价,但有6户村民一直未补,欠款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因此,淮高镇政府和洪崖村委会,都不愿意提供此证明。

​
村民表示:
拆迁中断评估停止
对补缴差价有意见
对此,村民王先生称当时因为镇里着急拆迁,提供现房让村民先拿房,并口头承诺除房子外,名下土地、地面附着物等都有补偿,可以冲抵差价。然而拆迁开始后不久,淮高镇洪涯村工业产业园项目又被搁置了,拆迁工作随即中断,土地、地面附着物没有再进行评估和征收,居民与政府间无法就补缴差价协商一致。
“当时动员,我就说了,这个钱我出不起。他说马上要占用土地了,你拿土地兑。我说行啊,土地随你扣,当时我就讲了,他说没事的,你先搬过去。”
镇政府承诺10月底正式通电
截至记者发稿 承诺仍未兑现
9月28日,淮高镇政府书面回复记者,称按当时合约,27户村民需要进行差价补缴后统一通电,该6户村民至今仍未补缴余款;今年6月,其中2户已经补缴余款,办理用电手续、正常用电;下一步将督促4户农户尽快补缴余款、到供电所办理用电手续,确保10月底该4户农户也正常用电。

​
截至发稿,4户村民反映仍未接通正式用电。他们坚持认为,是当地相关部门出尔反尔,停止了工业园建设,土地和附着物无法评估和征收,导致了现在的僵局。

​
专家观点:
政府应保障电力正常供应
村民违约可通过诉讼解决
南京大学教授邱鹭风表示,按照拆迁协议的约定,村民不补差价的确违约了,但政府部门既然允许村民先入住后补差价,便应该先保证房子达到具备居住条件的要求,包括电力供应:
“政府没有权利运用公权力的方式,禁止电力公司向这些住户供电,这是违约行为,同时也是不当的行政行为。如果现在要解决问题,要求农民补足差价,政府可以有其他的合法的手段,根据双方的补偿协议去法院起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